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系统推进投资“放管服”改革
摘要: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生猪养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试点,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拓展试点范围,将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受疫情影响较大、就业密集型等44类项目纳入试点。截至目前,全省共409个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实施了告知承诺制审批。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刘颖近日从云南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云南省发展改革委锚定云南发展“三大定位”,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面对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实体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多困难的严峻形势,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系统推进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将办实事落脚于为企业减负、激发市场活力。
规范审批事项,筑牢制度根基。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云南省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对75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的名称、行使层级、事项类型、办理部门等进行规范,明确将公布事项统一录入云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统一修改完善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办事指南中的相关要素。
精简审批环节,降低办事成本。一是推动出台《云南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明确简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对纳入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相关规划等四种情形,可以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项目建议书。二是积极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审批制度改革,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合并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合并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创新将多个论证报告合并编制为《建设项目踏勘选址论证报告》,将踏勘论证、占用红线不可避让性论证等融入到建设项目选址论证中,进一步压缩了报件材料,减少了论证次数。三是将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注册、安全措施审核、施工许可证核发三个环节整合为一个流程办理,一次申请。四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等11项评估评价推行实施区域评估,减少评估时间,减轻企业负担。
试点承诺制改革,探索创新路径。一是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辅件容缺承诺制”“后置承诺制”“企业达标承诺制”三种承诺制类型,印发实施方案,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红河、德宏片区开展“先建后验”管理新模式改革,推动投资项目管理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以德宏自贸片区为例,通过审批事项承诺制办理、容缺办理,精简环节、集中审批,推动建设项目由“重审批轻监管”变为“轻审批重监管”,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提高优化监管服务,实现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运行。二是开展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试点。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生猪养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试点,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拓展试点范围,将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受疫情影响较大、就业密集型等44类项目纳入试点。截至目前,全省共409个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实施了告知承诺制审批。
责任编辑:唐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