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展现“发改担当”
摘要:目前,山西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的帮扶村所有贫困人口均已脱贫,这也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新起点。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 荆文娜 崔志强
尧昌里、墕头、寨则山、前后山和陈家垣此前是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的5个贫困村,受当地的自然条件影响,这些村子当时面临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出行不便、生产生活用水不足、人均收入低等诸多困难。
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山西省发展改革委为临县碛口镇派来了帮扶工作队,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多措并举精准帮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的要求,扎实做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重点工程,帮扶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收入大幅提高,帮扶成效显著。
经过几年努力,山西省发展改革委派驻的扶贫工作队受到充分肯定。今年初,山西省发展改革委驻临县碛口镇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周向峰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工作队队员李建功荣获“山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包村帮扶工作队荣获“山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帮扶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山西省发展改革委驻临县驻村工作队队长、山西省发展改革委项目推进中心副主任孙国清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2016年以来,山西省发展改革委驻村工作队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研究确定各村实施项目,共引进帮扶资金1739万元,实施万元以上帮扶项目49个,修筑公路40公里,田间路30公里;实施了墕头、前后山、陈家垣等村的饮水灌溉工程;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治理,通过绿化、亮化、美化等工程,使帮扶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这些项目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帮扶村的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产业,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按照“一村一品一主体”要求,驻村工作队利用各帮扶村资源特点,因地制宜,集中精力选择示范带动效应好的农业产业进行大力扶持,为每个村建起至少1个特色产业项目,并取得了初步收益,如寨则山村的大棚蔬菜和空心挂面、尧昌里村的蜂蜜和红枣加工、前后山村的豆腐和蜂蜜、墕头村的辣酱和芝麻盐、陈家垣村的玉露香梨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扎实推进特色产业扶贫行动,全面提升贫困村的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收益,改善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孙国清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驻村工作队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当地村民销售农产品,以实际行动践行消费扶贫,5年来共助销帮扶村农产品53.26万元,为村民的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发展特色产业并实现科学种养,山西省发展改革委驻临县碛口镇陈家垣村帮扶工作队特意前往山西省果树研究所进行考察,并邀请农业种植技术人员对陈家垣村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陈家垣村非常适宜种植玉露香梨。随即,驻村工作队便多次向县扶贫办和以工代赈办汇报沟通,积极争取投资13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在陈家垣村种植玉露香梨110亩,同时建设了配套水利灌溉设施和冷库。
“玉露香梨入市销售后,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2020年10月,在投入了辛勤与汗水后,玉露香梨季收成开始分红,数着手中的一摞摞“红票子”,村民陈金生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和妻子一年的务工收入加上玉露香梨的销售分红,到手收入3.6万余元。和他们一样获得工资和分红的还有陈家垣村30余户村民。
为了壮大发展集体经济,山西省发展改革委驻村工作队在5个帮扶村实施了地面集中式电站和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总装机容量1.135兆瓦,5年来,共获得光伏收益255.45万元,光伏电站的建设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确保了贫困户拥有长期稳定的收入。同时,通过设置公益岗位和设立奖补项目等形式分配发电收益,激发了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仅如此,驻村工作队还在5个帮扶村设立运行爱心扶贫超市,建立积分机制,即村民可通过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赚得相应积分,用积分在爱心扶贫超市兑换日用品,激励群众参与公共事务。
俗话说,“一技在手,吃穿不愁。”为了帮助村民就业,驻村工作队在帮扶村开展了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了农民就业创业竞争力,同时也实现了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现实需要。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2016以来,山西省发展改革委驻村工作队培训的受训人员全部获得技能资格证,涉及汽车驾驶员、护工、护林员等岗位。通过工作队多方联系,共帮助300余名贫困劳动力成功务工,同时还依托各帮扶村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在家致富,5年来共培养致富带头人9人。
孙国清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2020年7月开始的脱贫攻坚专项普查,是对帮扶村脱贫工作成绩的一次大考。群众满意度是驻村帮扶成效考核的重要指标,2016年以来,历届驻村工作队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帮扶实效,群众的满意度持续提升。目前,山西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的帮扶村所有贫困人口均已脱贫,这也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新起点。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