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改委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带队赴北京城市副中心调研

2021-05-17 10:07 中国发展网
北京城市副中心

摘要:5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带队赴北京城市副中心调研。

中国发展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要求,按照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安排,5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带队赴北京城市副中心调研。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馆、运河商务区、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张家湾设计小镇等项目,详细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情况,并与北京市政府、市协同办、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负责同志深入交流,听取关于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主要负责同志,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负责同志等陪同调研。

据悉,2021年3月1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解读新闻发布会上,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赵磊介绍,《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即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美好蓝图基本实现,初步建成具有综合承载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质显著提升,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作用充分发挥,到2035年承接中心城区40万-50万常住人口疏解。

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与河北雄安新区共同建成北京新的两翼,与北三县实现一体化联动发展。具有副中心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明显提升。建成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高效协同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和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支点,在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有力有效发挥以副辅主、主副共兴的主体功能。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发展阶段、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绿色发展新优势,成为北京发展新高地。

赵磊介绍,“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将坚持三个功能定位,即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和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更加突出绿色、创新、协同、开放四个方面的特色,并将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方方面面。

未来5年,城市副中心将实现“一个成型、一个突破、四个显著提升”。

赵磊介绍,“十四五”时期,城市副中心要实现一个成型、一个突破、四个显著提升。一个成型即城市框架基本成型。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高水平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形成与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十一横九纵”骨干路网体系基本建成,老城区南北交通显著改善。上蓄、中疏、下排的通州堰系列分洪体系基本建成,城市副中心生态化防洪标准提升到100年一遇。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市政能源设施体系全面建立,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布局,应对冲击和风险的城市韧性明显增强。

一个突破即区域协同发展实现新突破。深化完善协同发展机制,聚焦与北三县一体化联动发展,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推进骨干路网连通,完善创新协同的产业发展体系、共建共享的区域生态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努力成为京津冀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的典范,推动更大区域的协同发展。

四个显著提升,即:城市承接能力显著提升。行政办公区二期建设完成,市级机关有序入驻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起步区全面建成,承接和新设立总部机构数量达到40家以上,财富管理机构突破200家。文化旅游区环球影城二期、北部文旅创新园区启动建设,形成文旅商产业新高地。科技创新板块持续壮大,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家湾、台湖、宋庄三个重点特色小镇创新生态集聚能力大幅提升。

生态文明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全域水质进一步提升,建成北京平原地区首个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5%。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行动自觉,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慢行系统道路长度达到2100公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广。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5%左右,每年保持千亿以上投资强度。“两区”建设形成新优势,做出新示范。城市主导功能基本稳固,成为科技创新发展新高地、国际商务服务新中心、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营商环境更加便捷开放,高端要素吸引能力、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

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建设14个家园中心,实施100个城市更新项目,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城市发展更加安全可靠,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新老城区有机融合,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