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安宁:着力实体经济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摘要:就“十三五”时期安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和如何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平台等问题,安宁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李忠在发布会上作了解答。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刘颖报道 1月14日,中共安宁市委召开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安宁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全会充分肯定了“十三五”时期以及市委六届十次全会以来市委常委会的工作,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就“十三五”时期安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和如何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平台等问题,安宁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李忠在发布会上作了解答。
李忠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十三五”时期,安宁市始终把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抓实产业、项目两个关键,不断培育壮大新的发展动能,形成了一大批经济发展新支撑,实现了县域综合实力全省第一、西部前五、全国百强。2020年,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2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万美元大关,位居全省前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1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8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农业总产值35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5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845元和21041元,是“十二五”末的1.4倍和1.5倍;高新技术企业达36家,三次产业结构分别由4.8:46:49.2调整到3.96:60.44:35.6。建成区面积达37.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73.43%提高到78.8%,旧城核心区改造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为云南省首批“美丽县城”。累计实施污染减排项目94个,预计(下同)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空气优良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容缺审批”和“秒批”机制,“最多跑一次”事项多达1153项,全程网办率达93.8%,开办企业全省用时最短,建成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区,营商环境持续提升,荣获“赛迪营商环境百强县”“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等称号。民生事业持续巩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超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6%以上,一本上线率达30.76%,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6%以上,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95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87%,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三年保持昆明市第一名。
李忠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始终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抓链条、强主体、拓开放、促融合,夯实产业基础,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做精做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西线经济走廊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一是全力打造现代绿色工业基地。坚定不移提升工业首位度,旗帜鲜明强工业,持续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着力培育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124”绿色现代工业集群,打造昆明现代工业基地。二是全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提升能级。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城市经济,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以高端化、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三是全力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围绕有机农业、数字农业、品牌农业、观光农业,抓特色产业、建数字化智能化园区、培育龙头骨干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打响农产品品牌,推动高原特色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李忠表示,构筑高质量发展平台要坚持适度超前发展思想,增强基础保障能力。安宁市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基础设施发展特征,突出立体互联,统筹融合发展,围绕新型基建加快、传统基建提升,打造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一是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以充分满足人民便捷出行、物流畅通和降低运输成本为目标,强化与国家、省和昆明市交通规划对接,千方百计构建与昆明主城多线路、多方式立体交通网络,强化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推进轨道交通、高等级公路建设,优化路网规模和技术等级,着力构建智慧交通、绿色交通体系,构建外部高效互通、内部快捷畅通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二是加快现代水网建设。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科学理念,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深化推进水务一体化发展,实现安全供水、高效用水,为生产、生活用水做好保障。三是提升能源服务水平。以保障用电、加密油品供应网点、扩大天然气使用量为重点,提升能源供给水平,适度超前谋划好石化中下游工业资源、铜精加工、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发展片区能源供给水平。四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新技术和数据为驱动,聚焦新型基建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以5G网络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基础。搭建数字技术为中心的公共服务“新平台”。打造融合创新智慧城市“新引擎”。构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新载体”。五是提升城乡公共配套设施承载力。强化重点开发片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推进重点开发片区的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信息数字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市政公共配套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城市供排水管网、地下综合管廊、城市立体停车场、公共充电站和充电桩等建设、协同开展市政设施补短板工程。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城市规划建设,构建市政一体的绿色生态体系,提升城市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承载力。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