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改委:完善机制引导,推动减量集约高效发展
摘要:突出激励引导,与倒逼约束机制形成合力,助力推进减量双控、腾笼换鸟、城市更新等工作,有力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首都减量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网讯 1月5日,据北京市发改委网站消息,北京是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2019年12月,我委联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印发实施《关于推动减量发展若干激励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以城乡建设用地减量集约利用为重点,打出规划、土地、投资等政策“组合拳”,突出激励引导,与倒逼约束机制形成合力,助力推进减量双控、腾笼换鸟、城市更新等工作,有力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首都减量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一、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发展效果明显
《政策》坚守建设用地规模底线,突出刚性约束,加强统筹实施,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减量集约利用发展。本市自2018年制定实施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减量计划以来,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连续3年下降,今年用地规模减至2860平方公里,完成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减量任务。坚持规划引导,强化规划实施单元统筹,综合安排用地、成本和实施,做好土地资源整理、存量盘活、战略留白等工作,推动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和减量发展。
二、人口资源布局不断优化
《政策》综合发挥资金、户籍、住房等引导作用,推动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本市持续加强人口调控服务,2017年实现全市常住人口总量和增速双降;2019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2153.6万,连续3年负增长。《政策》推进核心区平房院落有机更新,对平房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共生院”试点、利用定向安置房项目集中承接核心区转移人口的项目,明确给予资金支持。同时,进一步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加强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设等配套,合理引导人口流动,促进职住平衡,首都人口资源和功能布局不断优化。
三、腾退空间利用取得积极进展
《政策》坚持疏解整治与优化提升并重,注重政府引导和市场作用,加强腾退空间管理利用,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品质提升。本市推进腾笼换鸟,对利用腾退空间开展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补充商业便民设施、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等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北京未来设计园区、中兴投文创园等一批老旧厂房改造发展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王府井百货、西单、长安等传统商场“一店一策”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启动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试点项目32个,市固定资产投资支持近10亿元,留白增绿3500余公顷,建设提升基本便民网点约1200个,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市民获得感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