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改委 正文

深圳:产学研资深度融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2020-12-03 13:4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高新技术产业 创新创业

摘要: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6277.98亿元,是2012年的2倍(12931.82亿元),年均增长10.7%;实现增加值9230.85亿元,是2012年的2.2倍(4135.24亿元),年均增长12.2%。目前,深圳新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6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接近40%。

刘丽  吕沁兰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刘宝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发现的43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深圳市推进产学研资深度融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入选。日前,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了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坚朋。

中国经济导报:请介绍一下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在推进产学研资融合上有哪些做法?

曾坚朋:深圳经验入选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表扬,对深圳市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是对深圳在产学研资推进工作中真抓实干的肯定。

由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深圳市科技创新委、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协同配合,深圳市成立了产学研资联盟,并把联盟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逐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6277.98亿元,是2012年的2倍(12931.82亿元),年均增长10.7%;实现增加值9230.85亿元,是2012年的2.2倍(4135.24亿元),年均增长12.2%。目前,深圳新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60%,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接近40%。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万家,是2012年的5.9倍(2867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16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国家级高新区综合实力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二。

中国经济导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请问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哪些布局和思考?

曾坚朋:一是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瞄准深圳市产业痛点难点,明确未来五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抢抓战略性机遇;制定8K超高清视频、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专项规划,通过聚焦关键领域、加大资金支持、创新管理机制,带动相关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是牵头推动产业链“链长制”改革。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全市“链长制”工作机制。按照“一链一图、一链一制、一链一策、全链联网”的工作要求,实现重点产业链式发展、链式服务,研究梳理深圳市重点产业链现状及突破建议。围绕集成电路、8K超高清显示、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理清产业链短板痛点并针对性提出突破建议,促进深圳市产业扶持方式由财政直接补贴向产业服务生态构建转变,为深圳市产业链巩固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统筹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引进落地。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引进机制,为破解深圳市高新技术重大项目引进决策支撑不足、落地机制不完善等难题,创造性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前期工作实施机制,保障优质产业项目落户深圳;加快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面向产业共性需求,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做好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服务。

四是保障优质企业产业发展空间。开展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遴选工作。充分发挥市重点产业项目遴选小组办公室牵头作用,会同市规自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解决我市重点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完善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与管理,结合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牵头开展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提出产业用房无偿移交政府、强化监督管理、强化对招商引资促进作用等举措。

中国经济导报:深圳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创新创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曾坚朋:一是建立联合攻关与成果转化机制。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将企业对技术的需求快速传递到科研机构和高校,利用科研团队展开联合技术攻关、协同创新,最终实现成果快速转化。

同时,鼓励高校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积极与业内龙头企业合作举办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运用于一体的特色学院,直接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用发展。

二是打造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夯实创新创业根基。围绕创新创业主体对源头创新、原始创新的核心需求,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抓手,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建设国际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体系。

探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沿途下蛋”,培育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构建支撑研发、中试、测试验证、产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国际知名创客机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建设高水平创客空间和创新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工业设计、制模打样、小批量生产、市场推广、投融资对接等孵化培育全过程服务。

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双创示范基地”的创业孵化链条,推动众创集聚区建设。累计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193家、众创空间29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0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94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5家,省市级双创示范基地19家,其中,南山区、福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分别于2017年、2018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四是落实创新创业松绑赋能举措。充分落实竞争中性原则,提升市场主体竞争力,推进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全面开展妨碍公平竞争的文件清理,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加快市场主体合法有序退出。切实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市场主体发展韧力。

实施精准化帮扶企业举措,降低企业社保负担、工商企业用电用气价格,保障企业发展空间需求。利用科技赋能智慧政务,提升市场主体办事创业便利度。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水电气报装流程,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纳税服务。

五是大力举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周活动。自2015年以来,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累计支持举办各类创客交流活动超过180项。

今年双创周期间,深圳推荐的南科新材消毒防雾湿巾入选重点项目,作为唯一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全国活动周启动仪式上与国家领导连线交流;“中国科学院创客之夜”被纳入国家云上活动周重点活动,集中展示了200余个优秀科技双创成果,获得广泛好评。深圳各区举办的分会场活动汇聚了500多位国内外企业家、行业专家,吸引超过2万人次到场参加活动、参观双创展区,线上展厅浏览量更是突破20万次。

中国经济导报:深圳在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曾坚朋:深圳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初创期科技项目。设立国内规模最大的天使母基金,100%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孵化发展项目。明确以高于30%但不超过40%的出资比例,撬动不低于60%的社会资本。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按比例承担损失,若获盈利则将所得收益100%让利给子基金管理机构及其他出资人。目前,已基本完成50亿元承诺出资,撬动约70亿元社会资本参与早期投资。搭建科技金融联盟促进科技金融资源对接。成立全国首个科技金融联盟,目前已有银行、证券、创投、高科技企业等成员单位300余家,有力促进资源对接。加强知识产权与金融结合,将知识产权作为资产进行运营和管理,创新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模式。

支持辖内银行建立科技金融差异化信贷管理模式,提高科技型企业信贷可得性。目前,已有23家银行推出科技金融专属信贷产品,14家银行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完善双创金融支持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建立银政企合作项目库,对入库企业并获得合作银行贷款的入库项目予以贴息资助,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加大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支持力度。大力促进创业投资发展,配合相关部门加快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优化首发上市条件,提高创业板包容性和覆盖面,适度放宽再融资条件,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

疫情期间,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与国家开发银行和市属担保机构(高新投、中小担)、进出口银行分别签订了《深圳市高技术中小微制造业企业贷款专项机制合作协议》《关于“稳定实体经济发展促高质量增长”合作协议》,构建创新型政银企合作模式,通过低息贷款以及“贷款+担保+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及中小微企业发展。截至10月底,累计发放低息贷款超过250亿元,在支持企业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