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王一鸣刘俏赞许国家发展改革委中青年干部研究能力:成果有用、能用、管用
摘要:国家发展改革委第十三届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总决赛现场,12名中青年干部意气风发,各抒己见,与台下300余名观众共同研讨积极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思路和举措建议,畅想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郭丁源
8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十三届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圆满落幕。在当日的总决赛现场,12名中青年干部意气风发,各抒己见,与台下300余名观众共同研讨积极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思路和举措建议,畅想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这次经济研讨会如此高规格、高水平,选手还如此具有表现力,我感到很新鲜。”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教授表示,进入总决赛的各位选手紧扣研讨会主题,告别了惯性思维,聚焦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凸显出国家发展改革委中青年干部的研究特色。
高培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王乐如摄
谋大事者必先观大势。“发展改革系统干部的研究方法与高校研究非常不同,更重于应用端。”高培勇说,选手们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规则,直奔解决实际问题而去,进而形成了有用、能用、管用的研究成果。
高培勇表示,研究要学以致用,只有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才是真正意义的研究。“今天演讲者所有的选题都是建立在比较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
“我参加过多届国家发展改革委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从本届‘后浪们’的表现来看,无论是理念、方法,还是演讲选手的表现力、感染力,今年都更进一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研究员非常感慨。
王一鸣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王乐如摄
中青年干部的精彩表现让王一鸣感到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研讨会自身正是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上了一个新台阶。”
对参赛选手的表现,王一鸣概括了三个特色:鲜明的问题导向;开阔的全球视野;独特的研究视角。他举例说,来自社会司的鲍文涵有关口罩与社会治理的论文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是一篇小切口大问题的文章,应该鼓励这种“小题大做”的研究方法。再如,来自体改司的王伟龙有关政策激励相容机制设计的研究具有很高价值,在未来政策制定的时候可以重点考虑采用。
研讨会间隙,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还采访了此次总决赛评委之一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您给哪位选手最高分?”“孟凡兴。”刘俏笑着回答。他向记者解释,给高分的原因是来自人事司的孟凡兴有关全球疫情对我国产业影响的路径分析和风险评估的研究主题很重要,研究过程很细致,政策建议很明确,“对供应链依赖度做了以数据为基础的测量,我觉得很可信”。
本届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总决赛,多篇论文围绕产业及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展开,作为研究主方向为金融的专家,是否觉得金融方面的论文有点少?“金融最终是要服务实体经济的。”刘俏这样回答记者的问题。他认为本届经济研讨会总决赛的演讲主题都非常“贴切”我国目前面临的挑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关键的节点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青年干部的论文和高校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论文有何异同?刘俏表示:“其实,我们做研究都强调问题导向,好的经济学研究一定是问题导向的。从这个角度看,本次选手的论文很了不起,提出了关键问题,有深入的思考,给出了很好的建议。而在研究方法上,这些论文从解决问题的方案上探讨得更多一些,这一点和‘学院’还是稍有区别。”
高培勇认为,研究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就必须抛弃惯性思维,很显然选手们在研究中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进一步分析,特别令人惊喜的是,中青年干部的视野不仅局限于经济,更延伸到多个领域,着眼于经济社会一体协同化发展。
前程繁花似锦,拼搏奋斗以成。“后浪正在超越前浪,我们在这个年龄还达不到这些选手如此专业的学术水准和临场表现。”多位专家共同表达了对年轻干部的充分肯定和的殷切希望。
责任编辑:崔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