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改委 正文

发改委:支持每个省份改造升级1-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2020-07-28 19:55 中国发展网
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公共卫生

摘要:未来一段时间将重点通过加强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强化七项能力,完善三个保障。在完善保障方面,要综合考虑人口、区域等因素,支持每个省份改造升级1-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担危重患者救治和重要医疗设备储备任务。

中国发展网讯  针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短板和漏洞等问题,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28日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将重点通过加强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强化七项能力,完善三个保障。在完善保障方面,要综合考虑人口、区域等因素,支持每个省份改造升级1-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担危重患者救治和重要医疗设备储备任务。

国新办28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王贺胜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深化医改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有记者问: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积极向好,但这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防控还有救治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和漏洞,请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补齐这些短板?

欧晓理回应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经过各方面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重大战略性成果。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多年来建立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确实也要看到,这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些短板和问题。”欧晓理指出,特别是与疫情初期“爆发式”需求相比,发热门诊的收治、传染病救治的床位、重要的医疗设备以及医疗物资等等,在短期内都出现了一定的短缺。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专门作出部署,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和中医药局积极贯彻落实,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研究制定了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在未来一段时间,重点通过加强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强化七项能力,完善三个保障。

欧晓理提及七项能力:一是要强化发热门诊的接诊能力,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重点落实“三区两通道”要求,合理布局诊室、留观室、候诊区,扩大等候间距,配齐筛查所需的设施设备。

二是要强化可转换传染病区的收治能力,结合县城城镇化补短板,按照不同规模城市人口,明确可转换集中收治床位数量要求,分级分层配置疫情防控救治资源。

三是强化可转换ICU的救治能力,明确各级医院的ICU中都要设置一定数量负压病房和负压手术室,或者预留出负压改造的条件,按不同规模和功能配置呼吸机、心肺复苏、体外膜肺氧合等医疗设备。

四是强化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新增一批达到P3水平的实验室,填补地市级P2实验室空白点,提升重大传染病检测一锤定音的能力。

五是强化传染病的检测能力,所有承担收治任务的医院都要具备已知传染病的常规检测能力,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企业等第三方实验室的作用。

六是要强化医疗废弃物的处置能力,支持没有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地级市以及较大的县加强建设,支持大城市、特大城市按照现有医疗废弃物处置能力扩展一倍作为应急备用。

七是应急救援能力,要大幅提升呼叫接听率,缩短响应的时间。

欧晓理还表示,要完善三个保障:一是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保障,要综合考虑人口、区域等因素,支持每个省份改造升级1-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担危重患者救治和重要医疗设备储备任务。二是应急医疗物资保障,引导医疗机构做好医用口罩、防护服、防护眼罩等储备,提升有效抵御第一波需求冲击的能力。三是应急医疗物资启用预案保障,要求各地全面掌握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等应急设施分布图和启用的次序表。

欧晓理称,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公共卫生相关项目建设的投资总量是去年的两倍,缩减了其他的一些专项,集中支持公共卫生领域的建设。下一步将继续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引导地方统筹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高质量的完成公共卫生项目的建设,确保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不留白、不缺位,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