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本报评论员 | 潘晓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既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也坚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自主中谋求发展、在开放中坚持自主,才能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互为唇齿、相互促进的。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有利于增强对外开放的吸引力,有利于提升国际合作的质量。而离开了对外开放,自立自强也很难得以实现。只有在自立自强的前提下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作为有影响力和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始终坚持自立自强,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在自立自强中谋求新发展。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脚步从未停歇,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天眼“巡空”……这是一代又一代人聚沙成塔的厚积薄发,见证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众志成城的自立自强精神。
只有坚持自立自强,才能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908.2亿斤,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油气生产方面,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已经攻入“地下珠峰”,让能源“粮仓”更加殷实。
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明确指出中国要实行对外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重要论述,鲜明宣示了中国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信心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我国对外开放是与世界合作共赢的开放,彰显了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宏大格局。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科技体制改革需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一方面,依靠改革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解决好科研和经济“两张皮”问题,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才能在开放合作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深刻改变着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面向未来,我们既要有自立自强的底气,也要具有保持开放的胸襟,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更好地推动全球的共同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