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2024-09-2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明慧

已是晚上八点,但在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与通济路交汇处,紧邻地铁6号线东夏园站,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依旧灯火通明。这座由首开股份和华润置地联合打造、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型购物中心——首开通州万象汇近日开业。记者在现场看到,即便晚上八点,购物中心里的商铺和超市都是人满为患。虽然距离结束营业只有不到两个小时,但很多顾客却没有要离开的迹象,依旧在仔细地挑选商品,多家商铺的收款台前排着长队。

“购物中心开在这儿实在是太好了!以后我再也不用跑很远去超市和逛街,只需骑车10多分钟就能到这儿。”一位年轻顾客对记者说,“吃饭、购物和看电影在一个地方都解决了。尤其是这里还有西西弗书店,真是吸引我啊。”

“260多家店铺,我来了一天也没逛完,人太多了。尤其到了饭点儿,烤肉店、火锅店都需要排队等位。”另一位年长顾客也难掩兴奋地说。

火热的场景让记者不禁想起几年前刚搬来这里的时候只有两家超市,仅够简单地买买生活用品,想看电影、逛街只能进城。如今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场馆、交通枢纽等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加上此次开业的购物中心,让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感觉越来越宜居和便利。每次和朋友谈起副中心的发展记者都感慨万千,这里真的是一天一个样。

北京城市副中心——这座位于千年大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在自古即为京畿咽喉重镇之地的新城,在中国历史版图上前所未有的新城正加速崛起,为世界瞩目。

走进这里,仿佛置身绿色的海洋:被誉为生态名片的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各类植物多达200余种,已有约60余种野生动物在生态保育核内安家。在这里,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城市风貌基本形成,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旅游通航,成功创建北京平原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从建设至今,北京市始终牢记嘱托,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要求,坚持一年一个节点,让城市副中心日新月异、生机勃发,每年都有新变化,成为千年古都又一张靓丽名片,与河北雄安新区形成了北京新的“两翼”。

“在规划建设中,我们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目前已连续4年保持千亿投资力度,副中心框架已然拉开。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拔地而起,行政办公区一二期建成投用,广渠路东延建成通车,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开园迎客,环球主题公园盛大开园,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设施全面开放,轨道交通6号线、7号线建成通车,地铁1号线、八通线实现贯通,‘通州堰’三大防洪骨干工程实现竣工,北海幼儿园、北京学校、北京第一实验学校等投用招生,北大人民医院、友谊医院通州院区等实现开诊等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阶段性成果,行政办公区自2019年初启用到2024年初全面投用,约3万人员迁入副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近日举行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通州区专场介绍说。

2024年春晚小品《好人周治国》讲的就是通州区通运街道紫荆雅园社区251楼的楼门长周治国的故事。据周治国介绍,他所在的楼门曾经楼道杂物成堆,小广告满天飞,自行车、电动车随处可见,居民怨言不断。他通过挨家挨户上门建微信群、牵头制定楼门公约、开展义务劳动等,让居民们相互熟悉起来、参与进来。经过几年努力,形成了“楼门是我家维护靠大家”的好风气。

周治国是通州区成千上万个楼门长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所在的通运街道形成了“邻家邻”品牌。还有张家湾镇“一核多元”、潞城镇“文明银行”、杨庄街道“红杨先锋”、玉桥街道“玉见骑士”等一系列基层治理品牌,都是“副中心有我”社会动员体系的生动体现。

有人用“出道即巅峰”来形容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这句话同样适用加速崛起的副中心。这里的投资热度日益增强,今年1月至8月,新设经营主体2.5万户,居全市第一。

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通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永杰在上述发布会上介绍副中心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布局时说:“我们已经明确了‘四区三镇三园’的产业空间。城市副中心正在着力打造‘6+3’高精尖产业体系,即以文化旅游区、大运河文化带、张家湾、台湖、宋庄三个特色小镇为支撑的文化旅游业,以运河商务区为主要聚集地的现代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以台湖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张家湾设计小镇、西集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为布局的数字经济,以台马协同区、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为重点承载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以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为支撑的现代种业,同时,我们还在积极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健康及未来能源三大未来产业。‘6+3’的产业体系构建起了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副中心已探索出一条以绿色发展为鲜明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成为新时代首都发展深刻转型的生动缩影。

【责编: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