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家里的一张旧粮票

2024-09-2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吴限

“这是那个年代的象征,那是一个国家物资尚不充裕的年代。”国庆前夕,我去探望姥姥,玻璃橱窗里的一张旧粮票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的边角微微泛黄,中间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不清。姥姥边拿着粮票,边和我说:“那时候,粮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时代在变迁,生活在改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时代前行的脚步中总有些记忆历久而弥新。从昔日的“票据时期”到如今的“扫码时代”,消费方式的变化见证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见证了人民生活的改善提高,也记录着几代人的生活变迁和岁月流转。

“那时候,我们每个月都要精打细算地使用粮票。”姥姥说,初期的粮票是家族中长辈们为了应对食物短缺而兑换的。那时候,姥姥常常拿着粮票去粮店排队买米买面。在粮食供应紧张的岁月里,人们更懂得珍惜粮食、珍惜生活。

再次见到粮票,父母都颇有感慨。妈妈说:“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小时候,一个面包需要2两粮票,只有过生日才能有机会吃到。”爸爸则记得,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粮票的种类也变得丰富起来,后来有了油、肉等副食品的兑换票。“当时物资供应也越来越多,比较高档一点的还有自行车、缝纫机、酒,等等,人们的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爸爸说。

记者翻阅资料得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物资供应逐渐充裕,不少票证都逐步淡出市场。而粮票的谢幕,还要等到1993年,我国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取消粮票和油票,粮油全面敞开供应,被称为“中国计划经济第一票”的粮票退出历史舞台,也标志着票证时代的彻底终结。从那时起,现金逐渐转变成了主要的支付方式。人们出门、购物、旅游,都不忘随身携带现金。

我国自1948年发行第一套人民币以来,截至目前,已发行五套。第五套人民币就是现在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从1999年10月1日开始陆续发行使用至今。现金支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主流支付方式。家中书柜上有一个铁盒子,里面放着许多一元、五角的硬币。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爸爸妈妈每次口袋里有硬币,就会丢进铁盒子里。

与祖父辈经历过的物资匮乏、现金支付相比,作为90后的记者来说,在外消费付款时,翻找现金的机会越来越少,掏出手机的次数越来越多。渐渐地,一部手机便可畅通无阻,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出门几乎不带现金,动动手指头就能任意支付购买”的年代。

移动支付已遍布各行各业,大到各种奢侈品,小到早餐摊点的油条豆浆,扫一扫二维码就能通过手机支付。在街上,肚子饿了,随意一家餐饮店“扫一扫”就能买到可口的食物;在家里,不想做饭,打开手机点餐,就能快速送到家;生活用品没了,只需登录电商平台,用手机支付,“柴米油盐”过几天就能到手。移动支付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早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微信还是支付宝?”结账的时候,一句司空见惯的简单询问,背后却是中国几十年来支付方式的变迁。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如今,88岁的姥姥也拿出了妈妈新给她买的智能手机,念叨着教她怎么使用手机网上购物,她笑着说:“我也要跟上新时代!”

从票证时代的凭票购买,到如今随时随地随心购买,不仅仅是消费方式的转变,折射出的是新中国从百废待兴到欣欣向荣的时代变迁,反映了经济由落后到快速发展、物资由贫乏走向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巨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卫兴华认为:“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奋勇打拼,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我们相信,在新经济浪潮之下,我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责编: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