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的路越走越远,人生的舞台越来越大

2024-09-27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见习记者 陈鹰

“我父亲是我们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我姐是第二个,我是第三个。”每当我向身边的朋友、同事讲起这件事,总会引起一番热烈的讨论。

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时间跨度长达30年,我们父女三人包揽了老家——山东省昌乐县一个小村庄在教育方面的“全村前三名”。

新中国成立时,父亲刚蹒跚学步,“40后”的他在成为全村第一名大学生后离开世代生活的村庄,开启了在城市求学、工作的人生之路。那时的我并不了解,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尤其是农村人口长期占大头的国家,发展教育事业要面对多少困难和挑战:1949年我国总人口5.4亿,农村人口占比89%;1979年我国总人口7.9亿,农村人口占比80%。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均等化,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不断缩小,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逐步成为现实。特别是21世纪以来,老家几乎每年都能考出几名大学生,村里人也从一开始的敲锣打鼓、奔走相告,渐渐过渡到了更看重谁家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谁家孩子保送了研究生。老家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正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动诠释。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新中国成立75年来,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2023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6亿人,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万人,比1949年增长406倍。这一组组数据看似平淡,背后的故事其实很精彩——前几年,年逾六旬的堂哥查着字典看懂政策后,从银行贷款扩大了蔬菜大棚的规模;他开始用有机质含量更高的粪肥育苗,为的是“也得让咱的后代们看到绿水青山”。在我看来,这也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具象化成果。

2015年,我家在“沉寂”多年后又“冒泡”了:我姐的孩子高考后被澳门一所大学录取,并在4年后到国外读研。我外甥的求学经历,在他的同龄人“90后”们看来却不足为奇。新中国走过75年峥嵘岁月,教育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教育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且更加主动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这些年,包括山东在内的“山河四省”频频因教育“内卷”被热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新时代,如何以教育改革激发新活力,使教育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彰显使命与任务,的确任重道远,各项改革探索也从未间断。

“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站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起点上,遵循这一指引,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美好明天正在到来。

【责编: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