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7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白雪
车轮滚滚,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国家的发展。从曾经的羊肠小道到如今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从慢悠悠的绿皮火车到风驰电掣的高铁,从依赖进口汽车到自主品牌的崛起,我国交通领域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生动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步伐显著加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造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样板工程。这些成就不仅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也为货物流通提供了高效快捷的通道,真正实现了“人享其行、货畅其流”的美好愿景。
交通工具的变化让出行更便捷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个时期,自行车是人民群众出行的主要工具,我国更是被称为“自行车上的国家”。当年,拥有一辆自行车是家庭经济实力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摩托车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出行的新选择。摩托车的出现,标志着出行从人力向机动的飞跃。
汽车的普及则是近年来出行方式变化的重要标志。从曾经的“奢侈品”到如今成为普通家庭的日常出行工具,汽车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出行更加便捷、舒适。新能源汽车则使环保、节能的出行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自动驾驶则被视为未来交通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我国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部分城市开始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并逐步推进商业化运营。这不仅将进一步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也将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全新的体验。
高铁的崛起让人们的出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改革开放初期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的绿皮车,到如今标准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以其高速、安全、舒适的特点,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高铁的发展,不仅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铁路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客货运输产品日益丰富,运输能力持续提高,网络订票订餐、高铁公交化、多式联运等让出行和物流更加便利快捷。
飞机出行也变得更加普及,国内航线网络日益完善,国际航班连接世界各大城市。航空业的繁荣,不仅提升了国民的出行效率,也为旅游业、国际贸易等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国交通网络逐渐完善
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薄弱,道路狭窄崎岖。对此,国家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全国范围内的交通网络逐渐完善,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成为现实。如今,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数已跃居世界前列,覆盖城乡的公路网让每个角落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铁路网的密集布局,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快速延伸,使得“千里江陵一日还”不再仅仅是诗句,而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近期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已突破600万公里。其中,“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已经基本成形,“6轴7廊8通道”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所明确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主骨架。“6轴”就是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四个经济发展极之间的主要通道,也是我国交通的主通道;“7廊”主要是指西部陆海走廊等7条走廊;“8通道”指的是沿边通道等8条通道。“6轴7廊8通道”主骨架覆盖了全国超过80%的县,服务了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
分领域来看,就全国而言,截至去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4.5万公里;全国公路通车里程543.6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18.36万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82万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通航里程1.54万公里;港口生产性码头泊位达22023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码头泊位达2878个;民用运输航空机场总数259个,其中年旅客吞吐量千万人次及以上的运输机场数量达38个,货邮吞吐量万吨及以上的运输机场达到63个。
其中,农村公路建设在改善人民群众出行和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李小鹏提到,我国幅员辽阔、乡村广布,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农村公路作为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提供服务最普遍、公益性最强的基础设施,为脱贫攻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去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460万公里。
交通领域改革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交通领域的改革不仅带来了出行方式的改变,更深刻地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便捷的交通促进了人员的流动和交流,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物流行业的效率大幅提升,电子商务得以迅速崛起,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
“基于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快递服务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快速配送,极大地方便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业内专家表示,同时,这也为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提供了高效通道,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过去,火车速度慢、运力不足,严重制约了人员和物资的流动。而如今,高铁的出现不仅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推动了城市群的崛起。专家告诉本报记者,一方面,铁路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钢铁、建材、机械制造等。庞大的铁路网络建设规模,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铁路运输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京沪高铁为例,开通前10年,累计运送旅客13.5亿人次,累计行程超15.8亿公里,带动沿线地区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有序流动,沿线崛起24个高铁新城、高铁新区,成为吸引产业聚集和促进产业优化布局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汽车领域自主品牌的崛起速度令人惊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有7.5万辆,市场占有率仅为0.3%。经过十年的努力,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年均增长超过7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31.6%。2023年,我国在售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数量过百,在售车型近400款,车型产品极大丰富。
据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源于其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从锂矿、锂电池等原材料到整车制造,我国已掌握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各个环节,这种垂直整合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给相关产业带来了显著的联动效应。如在电池技术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动力电池需求也在快速增长。2019和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产销量及装车量呈向上增长趋势,其中产销率整体保持稳步上升。
业内专家表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国交通领域仍在不断探索创新。智慧交通、绿色交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同时,交通领域的改革也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