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里的中国:文化遗产生态高地熠熠生辉

2024-09-27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邵鹏璐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历经七十五载,超级工程、文化遗产、生态高地熠熠生辉。每一处新地标,都是中国实力的璀璨注脚,是钢铁之筑、岁月之痕、文化之魂。

一城一线一脉相承

在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中,有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与智慧结晶。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成形于16世纪,经历了7个多世纪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如今规模宏大、组织有序、规划格局均衡的城市轴线,也成为了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城市轴线,北起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正阳门,直至南端永定门。而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则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共同形成了全长7.8公里的世界最长城市轴线。

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介绍,中轴线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物质形态的城市的地标。如今,大家会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它,它恰恰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形成的多样性。在文化对话、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中,它成为了文明互鉴的一个载体。“时代的变化同样体现在中轴线上,景山变成了我们的公园,故宫变成了博物院,天安门广场也打开了,变成了国家庆典活动的一个中心。这一切都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变化。”吕舟说。

作为世界遗产的北京中轴线同时也是百姓日常工作生活的场景,这让北京中轴线成为了“活遗产”。在北京中轴线的最南端,重新复建的永定门,如今已经成为百姓休闲和游客打卡的好去处。今年78岁的唐华德,是首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原联合国人居署专家,他已经在北京中轴线上的钟鼓胡同里生活20年了,亲眼见证了中轴线上百姓生活的变化。唐华德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变化。现在抬头没有电线了,人们用电取暖不再烧煤,还能拿到补贴,公共卫生间也比以前好了很多,整个地区的卫生环境与我刚住在那里时完全不同了。”

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钟鼓楼,这里如今成为了新晋的网红打卡地。近年来增设的数字互动展、中心券洞沉浸展厅,让游客以图像、声音、文字等多个角度了解钟鼓楼的历史和中国古往今来的“时间的故事”。今年暑期,这里还举办了“我在鼓楼”生活节。戴上AR眼镜,剧情式导览让人身临其境探秘钟鼓奇观。换上VR头戴,则能开启一场北京中轴线的时空之旅。而文物实景剧情研学更让小朋友们在解密探秘中建立起古今以来中国人守时敬时的时间观念。

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如今的北京中轴线正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永定门向南,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以开放的姿态联通世界。钟鼓楼向北,贯通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彰显着中国“绿色、科技、人文”的新理念。

大国首都在传统中轴线上被赋予了古今交融的时代意义,北京中轴线这一世界遗产的“中国队”新成员正向世界讲述着中华文明发展历程和对人类文明贡献的中国故事,也让独特的世界遗产在传承、保护和弘扬中焕发新生机。

鹤舞长江山乡巨变

云南巧家大寨镇的白鹤驿道,高悬于金沙江畔的千米危崖之上。最近几年,这条一米多宽的临崖小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慕名而来,只为“打卡”白鹤滩水电站。

白鹤滩水电站,中国“西电东送”战略的骨干电源点。它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和当今世界建设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建设者在这里开山凿岩、拦河筑坝,创造了289米、相当于100层楼高的巨大混凝土双曲拱坝;可以实现洪水快速下泄的世界规模最大无压泄洪洞……据统计,白鹤滩水电站共攻克了16项世界级核心科技难关,形成了127项关键技术突破,代表了当今世界水电技术的最高水平。项目整体共摘下六项世界第一、两项世界第二和两项世界第三。“我们的理念就是千年大计,我们经常提的一个口号,就是都江堰两千年还在运用,我们建的白鹤滩大坝要保证它千年万年。”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大坝项目部高级专业师王克祥说。

白鹤滩水电站于2010年开始筹建,2022年底,白鹤滩水电站全部16台机组投产发电。12年间,金沙江川流不息。建设高峰时,这里的施工现场也昼夜不停。近2万人参与其中,在深山峡谷、激流险滩之间,建起了一座超乎想象的“超级工程”。

白鹤滩电厂生产管理部监控主任师何宏江介绍,白鹤滩水电站安装了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年平均发电量能达到624.43亿度电。如果16台机组同时并网满发,一天的发电量大约是3.84亿度电。这3.84亿度电,能够满足1.48亿人一天的生活用电量。截至今年6月,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超过1300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亿吨。

除了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白鹤滩水电站还在改变当地的自然风貌与百姓生活方式。临近电站的云南省巧家县曾经是金沙江畔的深度贫困县,滚滚金沙江水让半山腰的县城交通不便,发展缓慢。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近5万当地居民搬进了新家,居住条件大幅改善。而上涨的金沙江水,也让巧家县成为了大家口中的“临海城市”。黎明码头、白色灯塔,帆船游艇、水上飞机,这些与水有关的名字,赋予这座曾经的贫困县新的发展活力。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从“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到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再到如今,白鹤滩、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等在内的六座巨型水电站连珠成串,在长江和金沙江上共同构建起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这条清洁能源走廊跨越1800公里,改变了山乡面貌、百姓生活,也为发展中的中国持续注入澎湃动力。

穿越沙海注入活力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面积超过33万平方公里。围绕它一周,有一条全长2712公里的铁路环线,这也是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

2022年6月,新疆南部从和田到若羌的和若铁路正式通车,它与已经运行的格库线、南疆线“牵手”,让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形成闭环,也成为了我国的新地标之一。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一座座“过沙桥”拔地而起,其中最长的依木拉克特大桥有8.6公里。以桥代路,可以尽可能减少风沙对线路和列车运行的影响。采用这种巧妙而又实用的路线设计方案的,正是两年前通车的和若铁路。作为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的最后一段,和若铁路的建成结束了和田地区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等地不通火车的历史。

和若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大部分线路位于风沙和戈壁的荒漠无人区,严重缺水,无法满足现场施工及混凝土养护需求。建设者们经过反复研究,在三座特大桥的434个桥墩中应用了装配式桥墩技术,在工厂预制加工好构件运到现场,再进行组装搭建,这种方式被形象地称为“搭积木”。在中国铁路建设中,这种方式是首次应用。新疆和若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尽忠介绍:“这种建设方式对于环境要求小、破坏少,在安全、质量、环保、进度方面,都有很多的好处。”与此同时,全长825公里的和若铁路全线没有一条轨缝,是新疆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轨道最长的铁路,也被形象地比喻为“千里一根轨”。

和若铁路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有534公里分布在风沙区域,占线路总长的65%。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一年有7个月是风季。沙漠修铁路,治沙要先行,特殊的环境也给和若铁路的建设维护增加了额外的任务。新疆和若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陈健说:“在建设和若铁路过程中,采取的就是铁路建设和风沙防护工程同步施工,这样才能保证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沙不上道。”建设者们在和若铁路沿线共修建草方格5000万平方米,种植梭梭、红柳、沙棘等植物1300万株,造林面积超过11万亩。“新建和田至若羌铁路风沙防护治理工程”被评为全国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这也是唯一入选的铁路建设项目。

开通两年,和若铁路运输货物近100万吨,累计发送旅客70万人次。不仅方便了沿线交通、增进民族团结,更为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列车飞驰,搭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穿越茫茫沙海,驶向远方。

【责编: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