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牢改革价值取向 积极回应人民新期待

2024-09-27 中国发展网

美好生活是人类世代追求、人人向往的幸福生活。从2012年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郑重表态,到党的十九大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号召,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有了新变化。

一是优质化。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人民群众认为美好生活更应具备“普惠化”“人本化”的特征,更加注重高质量社会公共服务的可感可及水平,对“幸福生活”的定义更加丰富,对民生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标准的要求更高,渴望得到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是人性化。从“差不多”到“更舒心”,人民群众不仅满足于“有”和“好”,还要求公共产品和服务贴合人的合理现实需求,能够让人从购买到使用到售后全流程的舒畅,期待着更方便、快捷、智能的服务体验过程。

三是个性化。从“都一样”到“求不同”,从全国人民基本都一样、主要是期待解决好温饱问题,到各个群体都不一样,人们更倾向于关注个人喜好,希望公共产品和服务能有更多的选择甚至是定制化选择,以体现个人特色和特点。

四是权益化。从“表诉求”到“有尊严”,人民群众法治观念日益增强,更加重视自身利益的实现和保障,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正义,越来越多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强调“保基本”原则,“弱有所扶”政策在国家层面上保障水平还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在区域间发展差异性较大,“重建设、轻运行”“重硬件、轻软件”“重设施、轻人才”的情况在公共服务各领域不同程度存在,保育员、护理员、康复师等专业人才相对短缺,成为公共服务供给的突出短板。比如,目前我国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按照平均1名护理员照护3名老年人的国际通行标准测算,我们养老护理员需求总量达千万量级,但目前仅有50多万名养老护理员,未来很可能发生“有床位无服务”。大部分中介制家政企业“小散弱”,组织化程度较低,高素质的服务人员更加供不应求。又如,教育医疗关键能力建设区域分化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分布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各级各类教育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农村中小学相对薄弱;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城市“挂号难,看病难”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缩小城乡差距,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促进发展,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评价改革成效的标准,确保改革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人民至上的改革价值取向始终不变。加强统筹协调,既看到主要矛盾,又看到次要矛盾,既关注单个领域的改革,又考虑各领域之间的良性互动,进而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让最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继续瞄准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好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在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费等方面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着眼长远发展,注重可持续性。学会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民心账”,从群众期盼和长远效果考虑问题,做到该调整的利益坚决调整,该打破的藩篱坚决打破,用调整利益的一时之痛换人民群众的长久幸福。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改革一线,善于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在改革设计中充分吸收社会诉求、群众智慧、基层经验,不断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

【责编: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