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要素:培育全国一体化市场

2024-09-27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王晓涛

3个月前,在“企业全球化加速器”专家智库启动仪式上,首批共有10位专家入选智库。作为活动主办方,上海技术交易所国际交易中心希望能够链接更多的科创要素与服务资源。此举的背后隐含着这样一个事实——在上海每年的跨境技术贸易中,70%是跨国企业自己的内部交易。

事实上,上海为构建技术要素全球化市场的这一举措,也是我国为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不断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

我国技术要素市场发展40余年,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对创造发明的重要技术成果要实行有偿转让”,开启了我国技术要素进入市场的进程。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提出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专利法和技术合同法相继施行,我国开启了技术交易场所、技术转移中心等的建设,技术市场进入了快速成长期。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技术要素市场日臻成形,进入了向有效发挥市场功能、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和助推自主创新的发展期。目前是第四阶段,即我国正在进入技术要素市场的新发展阶段,技术作为商品在市场进行自由流动、交易已经成为常态。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建立40多家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专业性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00多家,建设运营的在线技术交易平台达千余家,带动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逐年快速递增,2016年突破1万亿元,2019年突破2万亿元,2022年达到4.7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4%,极大地促进了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据了解,2009年8月成立的中国技术交易所,建设运营全国性技术交易网络平台——技E网,仅2024年一季度即完成交易3055项,交易额319.6亿元,同比增长47.4%。

2020年10月28日,改制后的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式开市。开市至今,这家交易所累计交易额已超325亿元,服务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创新主体230余家,推动科技成果权益登记和评价上万项,为252家企业提供金融授信服务,累计授信融资额达37.22亿元。

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全面落实?上海技术交易所官方微博此前刊发文章,提出从五个“一体化”方面进行谋篇布局。

一是治理与市场一体化。一方面,通过政府治理来为市场提供规则、秩序和保障,弥补市场失灵,实现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降低交易成本。

二是技术与商品一体化。技术不再孤立存在,而是凝结在商品之中通过实物形态实现交易。这样不仅能让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还拓宽了商品市场的边界,使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附加了技术价值。

三是制度与标准一体化。全国技术要素市场一体化要求构建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社会信用制度等;在制度统一的基础上还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包括技术交易国家、地方、行业的标准、科技成果评价、产权保护的标准等。

四是数字与实体一体化。数实融合的一体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与技术要素实体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智能化发展,进而打造新模式、新业态。同时通过数字化“底座”的加持,破除技术要素资源在流动中的分割障碍,得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配置途径。

五是创新与资本一体化。资本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资源配置服务,为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支持,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责编:李振】